2017已經進入了最后的倒計時,2018即將到來,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刻,我們是時候來做一下盤點和展望。
作為2017年當之無愧的“頭牌明星”,人工智能在經歷了“兩起兩落”之后,終于再次強勢的出現在大家面前,不停地攪動著產業界、投資界及普通民眾的神經。今年,國家陸續提出多個人工智能相關的國家級戰略規劃,將人工智能的發展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人工智能的發展熱潮還會不會繼續下去?下面小編想分享幾個關鍵詞來梳理一下人工智能產業的過去和未來。
人工智能火爆的2017
投資
隨著人工智能的再次爆發,投資界也開始高度關注人工智能企業,在整個2017年,我們幾乎持續不斷地被AI公司的融資信息刷屏,融資金額從從2千萬到1億美金不等,PitchBook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全球AI領域合并與收購額高達213億美元。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市場,科技巨頭正在以內生式AI領域的研發,和外延式的直接投資、或收購AI領域的創業團隊等方式在AI領域進行積極部署,投資的場景更加垂直化,人工智能已經從研究階段走向使用階段,具體有效的產品是關鍵。
芯片
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基礎是數據量的成倍增長,而伴隨的是芯片行業的蓬勃發展。不管是智能設備廠商,還是云計算廠商,或者是傳統芯片廠商,比如蘋果、微軟和谷歌等都在開發自己的處理器,應用于人工智能和其他的工作負載,其目標是實現在沒有云處理的情況下壓縮算法。
新一代計算芯片可以提供更強大的計算力,同時在集群上實現的分布式計算能夠幫助人工智能模型在更大的數據集上運行。
政策
2017年可以說是人工智能產業的政策紅利年,國家相繼推出了多個相關的戰略規劃,為AI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部署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11月15日,科技部宣布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推進辦公室。12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旨在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人才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AI人才數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缺口在百萬級。即使是AI應屆畢業生,也被巨頭們以30~50萬年薪外加期權瘋搶,有三到五年工作經驗的AI工程師,年薪更是高達80萬以上。
2017年也是頂級AI人才流動最為頻繁的一年,據億歐網統計,截止目前,已經有二十多位頂級AI人才離開原來的公司,或加盟新公司,或創辦AI初創企業,下面是頂級AI人才流動的不完整名單。
場景創新
2017年,人工智能逐漸離開實驗室走向產業化。如果說2016年是人工智能的新紀元,人們對于人工智能的探討還是基于概念的探討和前景的展望上,那么2017年則是人工智能如何落地的關鍵一年。
與過去60年人工智能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實驗室里不同,新一輪的人工智能已經在諸多應用場景中發揮威力,應該說,新一輪的人工智能浪潮才剛剛開始。場景創新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催化劑,當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如何讓更多的人工智能技術走向前臺轉變為用戶服務,如何激發商業化應用需求,通過需求創造供給將是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方向。
泡沫
人工智能的熱潮再度來臨讓產業界很興奮,但同時大家也擔心,此次人工智能熱潮是否仍會曇花一現?人工智能在中國是否已經產生了泡沫?
明勢資本合伙人黃明明認為,人工智能的泡沫肯定是有的,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口袋特別深的投資大咖們在推波助瀾。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認為,中國的AI項目融資熱大概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其價格和估值整體大概是硅谷的一倍左右。今年上半年開始融資的許多AI創業公司的資金差不多夠18個月的花費,到明年年底可能會有一批這類公司倒閉。
人工智能爆發“奇點”到來的2018
政策紅利
2017年,中央出臺了一系列國家層面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戰略規劃,而2018年,預計各地將陸續出臺地方政策,為AI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利好。
產業AI
在今年的云棲大會·北京峰會上,阿里云總裁胡曉明提出了“AI for Industries”(產業AI)的理念,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要去泡沫化,下一站將是“產業AI”。在2018年,概念炒作將逐步減少,AI加速走向商業化應用,尤其是在垂直領域的應用落地。
并購潮
CBInsights的統計數據顯示,AI公司的收購競爭已經開始。2018年將是我們能看到的最多的公司收購和被收購的一年,因為這些公司必須爭奪知識資本和人才才不會被淘汰。AI在沒有數據庫的幫助下沒法工作,沒有數據庫的支持,算法將毫無用處,因此那些缺乏數據庫的小公司將面臨被收購。
人才大戰
據了解,在過去一年中,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增長近3倍,我國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已經超過500萬。而合格的AI人才培養,所需的時間遠高于一般的IT人才,所以人才缺口在短期內很難得到有效的結局?梢灶A見,在2018年人才短缺現狀將進一步加劇,頂級人才爭奪戰將繼續上演。
開放平臺
大公司將開始開放他們的算法和其他工具,以獲得市場份額。以市場為基礎的數據和算法進入壁壘將會減少,人工智能的新應用將會增加。通過開放平臺和民主化,那些無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小公司將可以獲得大量的數據來研究人工智能算法。
去泡沫化
不管大家愿不愿意承認,中國人工智能的泡沫確實存在,在年底的諸多峰會和論壇期間,許多投資人、科技企業高管已經在提醒,經過一年多的熱潮,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雖已漸顯成效,但也到了要去泡沫化的時候。在2018年,AI初創公司將進入淘汰賽階段,更多地考驗企業的技術研發、商業化落地、品牌PR等綜合能力。
2017年可以說是人工智能的集體狂歡,但在瘋狂背后,人工智能從資本落地成產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18年,人工智能爆發的 " 奇點 " 會不會到來,我們拭目以待。